2007/5/21

濟公活佛序

一個一個試題,輕輕放在你的生命裏
遇到問題,你是習慣平心靜氣 ,感恩珍惜,還是習慣滿腹怨氣,埋天怨地
如果你對上天的一切安排,人生的所有際遇,都心存感激滿懷謝意
相信你面臨的壓力,必將啟發你無窮的潛力
如果你對命運的一切佈局,生活的所有點滴,都當作打擊滿懷敵意
就算你的腳本是喜劇,也可能演出令人扼腕嘆息的悲劇
好壞全部掌握在自己手裏,除非你放棄,除非你不爭氣
一步一步會留下足跡,一言一行會留下成績
努力不懈會創造良機,主敬存誠會創造奇蹟

~萬試如意,仙佛聖訓/乙酉年

2007/5/17

論道(一)

什麼叫做『一貫道』?一貫道就是─『時時刻刻都要一以貫之』,你才能夠融合在一貫道裡面,徜徉在一貫道的快樂之中,希望你們能夠真正投入,全心的投入。

日常生活就是到啊!人與人之間就是道!

道就是自性,就是你的自性佛。

道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是來佛堂才有道,也不是到佛堂掃地才是道,你在家裡的一言一行都是道。道就是這麼自然、這麼平常。所以,每個人不論是富貴貧賤,不論是大官或是老百姓,都有權利來修道。

道就是路、就是哩,時時刻刻憑著自己的良知良能來做事,這就是道。

平常之中就有道,只要你在任何時候,任何事都做得徹底,那你任何時候就都在行道了。

每個人都能盡忠職守,把自己的本份做好,自然就有道。所謂道法自然,就不受法的約束。道在日用尋常之中,修道從日常生活做起,每個人盡自己的本份去做一切事情,譬如做父母的要盡養育子女的責任,做子女的要孝敬父母,這就是道。

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山有道,水也有道,日常生活都有道蘊藏在其中。在家裡為人父做父親應該做的事,為人子做子女應該做的事,這就是道。不是在佛堂裡才有道,到本來就在自己身上,只是原本不曉得,所以來求知道。

處事有方圓,行方處圓,活潑玲瓏,隨機應變,這樣才會有準繩,才會圓滿。有了方針才有目標,如果困在茫茫滄海之中,沒有舵手,目標將何處尋呢?所以,無理就寸步難行。這個理就是路,理路明確才是道。

修道要通權達變,哪有固定在某一種方法上的?若只是固定在某一種方法上,那就不是道了。

法無定法,能夠適用、適時,能夠因時、因地、因人而用,這就是道。

~光明的智慧/ 仙佛慈語(二)修訂版,p.15

白話訓

(2006/10/21清水觀音堂三天新民法會班)

自己該做的事自己做,不會的多請教別人如何做,不要光說不練,這叫規矩。咱們修辦的人盡量幫助別人,盡量委屈自己,什麼事都可以自己做,可是有時候不會做,請求支援,這叫互相成全。

自己的位置、本位要奉守好,自己的位子不能亂給別人坐,別人的位子你也不可以亂做,這也叫規矩。說出來的話要負責,指指點點訓示別人這叫『傷人』。如果你們在凡在聖都不能做到,同胞兄弟姊妹之間彼此互相傷害,那徒兒們,這樣對得起老師嗎?

人還在嗎?(班員:還在)。肉身還在,那靈性在嗎?(在)。那沒有靈性只有肉體,有用嗎?(沒用)。靈性在哪裡?摸的著嗎?(摸不著)。碰的到嗎?(碰不到)。是真的嗎?(是真的)

能夠真正做到誠實,舉止光明磊落,才能顯出君子之風。

來這三天法會班,聽道理,學做人處世,明白人生的要義。那人生苦不苦?有多苦?(非常苦)看你們的臉就知道,有的人很開心,有的人是皮笑肉不笑,有的人是皮笑但內心好沉重。因為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那樣的話,做人處世就沒有辦法圓融。

要自己做好你自己,那他人也會跟著好。你一直要求別人,都不要求自己,就會不對勁。所有不對勁,都是你的心有問題、言行有問題、心念有問題、看法有問題。

一杯水跟空杯的感覺有何不同!滿滿的一杯水沒有辦法保護好,讓你沉重,壓力那麼大,所以要先掏空,空空的時候就可以隨意怎麼拿都可以,很舒服、很自在,所以要學這個功夫。

要救人不用口才好,用心、用身去表達就可以。

去脾氣、改毛病,這就是淨化內心。內心污垢是因貪、嗔、癡、慢、疑而起。所以要常來聽聞佛法,常看經書,周遭同修有好的優點要學習;自己的缺點,自己要清楚,要去改,別人告訴你,就是你不對,你要虛心接受,要改變才能淨化。

要往好的方面去想,才不會有那麼多的迷障。身上的包袱丟不掉,回不了天。這個也要、那個也要,錢多一點,東西多一點,越放越多,越拿越重,回天的門窄窄的,不好過,該丟的就要丟。

有對不起的地方,要勇敢的說對不起。認不是就會平安,認不是就有福。人生的歷程,該走的、該經歷的,只要你不怨,那才能完完整整走完你的人生。

要增長見聞,增廣你的智慧,就要到群眾參與學習。聽每個人在生活當中許多聲音,但要懂得適當擷取,才不會干擾到你純淨的心靈。

要認理實修,而不是看人修道,做好你個人的角色、本份。

生活當中,不要太重義氣,不要太為了一口氣,害了你自己,動怒傷身,傷了你自己。真誠的心對待人,真誠的意去論事,摒除自己的執著和愚昧,為他人著想,以同理心去觀看一切。

為了要覺行圓滿,你要聞道,依理而進,依理而行。學佛顯慈悲,證菩提。每個人都要俱備智仁勇,勇敢說,勇敢做。勇敢的說不是氣話,是要心平氣和的說。

仁慈的心,本身俱足,秉持著同理心,站在最高的立場去想,你就知道需要的是什麼,你該給他幫助什麼。

心靜下來,心中的智慧自然會顯露出來。早已開起的心門,會因為自我的執著、煩惱、障礙阻斷了這一切,文字障礙也是。

修行的光明大道,是平坦的。往後如走的坎坷、不如意、不順心,就要隨時拿『良心鏡』來照一照。

最後送徒兒真心修行、真心真意過一生。

2007/4/20

功名利祿水上漚
無常一到萬事休
千載難逢好機緣
好向靈山塔下修

詩偈

當頭喝棒,喚回世上迷途。
一笑拈花,本屬禪門妙訣。
人生如戲,演得出神入化。
萬法歸心,遍由地獄天堂。

詩偈

六十年來狼藉,
東壁打倒西壁,
於今收拾歸來,
依舊水連天碧。

如何修身培德

徒兒,你們知道真正有德性的人是怎樣的呢?

德者乃能滿心歡喜,重覆去聽其所早已知道之事。
仁者乃能拳拳服膺,一再去做其所早已會做之事。
智者乃能潚瀟灑灑,繼續去過其所早已過慣的日子。
勇者乃能無畏萬物,每日去改其所早已改過的錯。
誠者乃能抱持不放,天天去看其所早已看過的東西。

智慧的人生

閱盡人生辛酸事 徘徊流光終易失
勸君惜取修道事 苦盡甘來享洪福
* * *生
時多勇健 何足羨
還不是人前扯門面
吾聞水要乾涸山要崩陷
人有血肉之軀 豈有支撐幾十年而不變
稜稜的瘦骨幾根 癟癟的精皮一片
既不能做高堂想美祿 使他安閑
又何必勞勞碌碌當牛馬 使他作賤
倒不如幻化身相 換個菩薩腸一條
彌勒的肚量及觀音的慈眼 公心一片
來個福慧雙修
又何苦人間計較奈何

抖落一身塵土

人兒多情總逗留
慾海掀起輪迴波
* * *
甜蜜的日子易過
也不是 人老珠瘦
情愛 本就是苦果
問一聲 幾人看破
想想 自作還要自受
有何言說 搪得了自疚的錯
* * *
風雲際會 英才濟濟 人生何嘗非遊戲
長江滾滾 浪濤起兮 歲月帶起幾哀曲
功名財利 英雄蓋群 終歸難躲無常兮
嗟噓感慨時勢不我與
英雄英容難以長相許 說什麼恩愛幾許
談什麼深情長意
還不是歸歟歸歟
道來都是假景卻似真 追求什麼放不下什麼 要了一身灰塵
越搗越糜爛 越戀越下沉 如那競血蠅
倒不如落個洒脫 來無踪去無影 就像濟公的我
嘿嘿 掛念什麼 貪婪什麼 爭取什麼
到後來還不是歸宇宙
因緣的消散聚合 於我如浮雲
吹散了它 就別再瞧 莫再回首
讓你的風度涵養 優雅而灑脫 心胸且放寬 待人且寬容
耐得一時苦 忍得一肌寒 人前顯貴方是你擁有
德怨兩忘 恩仇俱泯 持身莫輕慢 用意忌太重
陶然忘機赤子心胸 抱樸守拙 藏巧放拙
當要有弘法利生之精神 立德忘功
如此大智若愚 方顯出高風亮節 方能成為道中的常青樹
切切記住六神耳目如桎梏 莫要自己拘綁
莫可寵壞了六賊 放蕩的形骸想收回可不容易
故借假修真乃要磨煉你們的心志

歷史舞台弄英雄

風流雲散人世遷生死笑啼盡如煙
* * *
雙拳掌古今 仍得放手
雙肩挑風月 還需見歇休
觀蝶蜂競忙 鷸蚌相持 終歸網羅
冷眼覷破幾般塵境世態
日月猶如籠中鳥 乾坤還同水上漚
盈虛本有數 月亦有圓缺 沼荷皆逢秋 秦庭成史跡 靈均投汨羅 比干空遺恨
傅爕悲坎坷 文王羑里囚 李陵從此去 壯志不回頭 蕭蕭易水寒 吳江多風波
項羽淚空流 神算有孔明 如今在荒丘中
唉!細數古今事 滄桑漫煙蘿 種種機關誰識透
燈前殞命看飛蛾 朝暮蜉蝣送春秋 各事何須揪捽
人生且舒眉 放眼觀來 歷史背景 社會環境已遷流
聰明的你啊 切 莫 自 消 磨

志在菩提,心存眾生

迷人不醒戀聲色 南柯一夢昧性天
總為食穿而忙碌 名利恩愛幾看穿
熙來攘往心意亂 背覺合塵六萬年
生生死死了無日 空過一生實可憐
目睹此景心痛斷 賢徒賢徒莫迷漣
當知此時非昔日 劫煞遍地怎安然

地府抽丁,天榜掛名

求道所謂地府抽丁,天榜掛名...師曰:「哈哈!天空空,名掛何處?人心合天,即天榜掛名也。」